当前大棚种植依赖人工巡检温湿度,存在响应滞后、数据误差大等问题。而高端智能系统动辄数千元,中小农户难以承担。基于串口屏+传感器的百元级解决方案,通过国产串口屏(如淘晶驰)搭配DHT11/AM2301等温湿度传感器,实现实时监控、超限报警及历史数据记录,成本控制在150元以内。
传感器选型
温湿度复合传感器(如DHT22):精度±0.5℃/±2%RH,支持土壤与空气双环境监测
光照/CO₂拓展模块:按需接入PH值、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,适配花卉、蔬菜等作物需求
控制与显示终端
串口屏(4.3英寸):集成触摸控制,支持阈值设置(如温度15-30℃、湿度40-80%)、数据曲线显示
报警模块:声光蜂鸣器+微信推送,超标即时触发
执行机构联动
通过继电器控制风机、喷淋、遮阳帘等设备,实现自动调温调湿
硬件连接
传感器 → 串口屏(RS485/USART接口) → 继电器 → 执行设备
软件配置
使用串口屏厂商配置工具(如USART HMI)设定显示界面与逻辑
设置温湿度阈值及联动指令(例:>30℃自动启动风机)
云南花卉基地:部署后灰霉病发生率下降40%,A级花占比提升至85%
山东蔬菜大棚:通过凌晨CO₂浓度调控(维持1000ppm),反季产量提高25%
成本回收周期:设备投入约120元/棚,人工成本节约50%
方案优势总结
① 硬件成本<150元,支持主流传感器拓展
② 3小时快速部署,无需编程基础
③ 异常响应速度<10秒,降低作物损失风险